百名专家写给热爱慈善事业者的信

信息网址:www.ruyirensheng.com 更新时间:2014-05-30 09:51:43 浏览次数:5830
百名专家写给热爱慈善事业者的信

 

百名专家写给热爱慈善事业者的信

——我们新世纪的使命

 

尊敬的慈善事业同仁,您们好!

   您们都是具有爱心,乐于参与慈善事业者,因为您们的无私奉献,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在此,向您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慈善工作和文化公益事业,我们特向您汇报工作并介绍一些情况。
      近来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对1000名大学生展开的心理调查显示:1/4以上的学生产生过轻生念头,自杀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建校、助学的善事反倒使孩子们失去得更多,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过于僵化,课程设置也过于西化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难以培养出真正高质量的人才,使改革开放至今的教育改革归于失败。医改也如此,据统计,医疗条件越好的城市癌症、艾滋病死亡率越高,捐款救人反倒造成死亡更快,因为现有的医学模式大都是以西医"斗病损人”为指导的,病人很难得到中医"身心和谐”为指导的综合治疗,所以,改革开放至今的医疗改革也是失败的。还有一些现象也值得深思:
      数以万计的白血病、肿瘤、艾滋病、尿毒症患者,因认识不到传统中医有非常好的疗效,不选择传统中医疗法而失去宝贵的生命;一次地震、海啸、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的损失,说明自然灾害预报的重要性,但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自然灾害预报方法远远领先于世界,却不被主流科学界认识和接受;当前对父母不孝、企业缺乏诚信等道德问题丛生,使整个社会道德滑坡,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中华儒学却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我们应思考对目前上述西化所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靠修建宗教设施、建医院、助学等是否能起作用?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中华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思想就来源于中华文化,而至今为止中华文化的丰富成果却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价值造福人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至今未能对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及辉煌前景有正确认识。所以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多次呼吁,中国应通过自己文化的重新复兴来显示中国的实力。李光耀的呼吁非常及时,我国政府也极为重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复兴了自己的文化,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使民族复兴,因此,中华文化的复兴成为民族复兴的当务之急。
     今天,历史的重任已落到当代中华文化研究者的肩上,众多中华文化的研究者和热心慈善事业的人们必将齐心协力完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慈善大业。我们认为:意识到复兴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愿为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者非真正慈善者。

      各位同仁,我们在做慈善事业时是否应该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智力聚集到一起,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呢?我们认为:深入研究,广泛宣传,为国人重塑灵魂、唤醒良知才是更为便捷、有效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才能完成无愧先祖、泽济后世的大型公益活动。
      我们自1999年"开展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 以来,长时间地开展各项活动。无论是数九寒冬、大雪纷飞的日子,还是酷暑三伏,气温高温达40度,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们不辞劳苦,为了中华文化的讨论、学习和交流,照常前来参加我们组织的活动。为了满足活动所需,参加活动者送来了水壶、茶叶、一次性水杯等。这些没多少钱,但是他们送来的是一片真诚、一颗爱心、一种鼓舞,这使"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得以坚持下来,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并建立起完善的捐赠监督机制。
      我们多年来坚持的"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中华文化界的泰斗张岱年先生、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生前支持和参与,聚集了中华文化界季羡林先生,地学泰斗侯仁之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及国内外的许多民间学者,有数百位专家参与。该项活动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的原则,呼唤、吸引着众多有良心、有民族情怀的中国人。
      我们七年如一日进行的中华文化复兴的艰辛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出版了《中华文化与21世纪》、《中华商道》等,受到社会高度赞扬;编写完成《和谐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纲要》、《千万别登错了健康快车》、《黄帝内经注释》、《中西医治病对比》等(待出版)。先后组织并主办了300余场专题系列讲座、研讨会。先后主办或参与主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十次。七年多来,该项活动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影响深远,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组委等重要机构和单位的感谢,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我们的活动给予报道,使"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先锋代表之一。
      目前,我们筹备的具有历史意义的"2006-2010复兴中华文化大行动”九项工作正在展开,由于资金、人才缺乏,较难顺利进行,故求助于社会各界慈善事业的同仁,希望得到您们的多方支持和参与,共同完成这一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活动。
      您是一位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慈善事业者,因此,我们期望您对中华文化复兴的大功德、大善事做出您力所能及的贡献。古人云:"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此意为:有好德行、乐为善事者定会得到好的回报。我们衷心祝愿您参与和支持此项大慈善之事业,获得更大的福报。
                     
                              祝人生如意!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
专家名(略)
2006年 9月28日

  

版权所有:2003-2024 ©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索家坟30号1-701 邮 编:100082
联系电话:010-62266096   13671003664     13301032085   传 真:010-62266096
电子邮件:ryrs@sina.com 13671003664@126.com 网站域名:www.ruyirensheng.com
京ICP备0600148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