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新时代


中华文化复兴网






  Sorry,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Java.  
  友情链接
结识如意人生  人生走向如意
留言板


       
       
       
       
       
       
       
       
       
       
       
       
       
       
       
       
 
 

 

1、2001—2010中华文化复兴十周年大事记 正式评选公布

2、正式公布2001—2010十年中华文化十大争议人物

3、正式公布2001—2010十年中华文化十大事件

4、正式公布2001—2010中华文化复兴十周年大事记

       2001—2010中华文化复兴十周年大事记
             正式评选公布

  2001年至2010年,是21世纪中华文化复兴重要的十年,在这十年之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总结和记载的大事件。在这十年之中,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组织召开“首届中华科学传统与现代科技创新研讨会”及刘长林、宋正海等联名发表了《自然国学宣言》,李伯淳、张岱年、季羡林等86人联名发表了《中华文化复兴宣言》,是民间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吴文俊获国家科技成果最高奖、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胡锦涛联合国60周年庆典谈“和谐世界”等,是政府促进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于丹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中医是伪科学之争、傅景华与李伯淳用五运六气预测“非典” 、人民出版社出版楚渔著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等等,在十年中华文化复兴之中都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值得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总结记载21世纪前十年国学复兴中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国学复兴工作。
  自2011年1月,我们将评选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以来,收到不少建议,还曾在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第880讲上向出席者广泛征求意见,并得到许多好的建议。2011年5月31日征求意见截止后, 根据征求意见组织的评定,现已评选出2001—2010中华文化复兴十周年大事记、十年国学十件大事件与十年国学十大争议人物。评选十年中华文化复兴大事件时为了更有利于传播,选取上做了适当调整。由于信息不足,水平有限, 所选难免有不足。
   十年中华文化总体印象为:复兴的十年是在困难中前行,在探索中发展,大势已成,势不可当。现实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以偏概全,浮躁虚华;国学大师遍起,妖言祸众有之;既得利益者多,投机骗钱不少;民间到官方,一浪高一浪;真正实干有人,可惜人数太少;中西争斗激烈,希望寄于未来。

组委会联系方式  E-mail:ryrs@sina.com 网站: http://www.ruyirensheng.com
电话:(010)62260594  62266096 联系人:李女士  董先生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 
                           2011年6月16日

        正式公布2001—2010十年中华文化十大争议人物
                 排序无关

  中华文化复兴十年中, 有许多人在传播方式、倡导和传播内容等因素,引起广泛争议,为此评选出:十年中华文化十大争议人物,供关心国学者参考。

  于 丹 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引起广泛争议
  易中天 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品三国”、“诸子百家”引起广泛争议
  文怀沙 因“年龄和国学大师称号”引起争议
  曾仕强 因讲“中国式管理”、“人性管理”等引起争议
  李 零 因出版《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争议
  杨振宁 “易经阻碍中国现代科学发展”报告引起广泛争议
  蒋 庆  发表《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一文,呼吁复兴儒教引起争议
  李 一  因造假方法传授道家养生引起争议
  释永信  因少林寺商业化运作引起争议
  国学辣妹 因在孔子像前照片、言论引起争议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十年多共主持了近500余场专题系列讲座、研讨会。其中先后主办或参与主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十次,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影响深远。组委会得到国家发改委、中国卫生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组委、地震部门等重要机构和单位的感谢,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发展宣传的民间智囊主要机构之一,数百家新闻媒体报道,使“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及先锋代表。我们愿与海内外真心传播与研究中华文化的任何个人和单位及政府机构以各种方式合作。

  组委会联系方式 E-mail:ryrs@sina.com  网站: http://www.ruyirensheng.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索家坟30号楼1-701  邮编100082
  电话:(010)62260594  62266096 联系人:李女士 董先生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 
                             2011年6月16日

        正式公布2001—2010十年中华文化十大事件
按时间排序
1、2001年6月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多家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科学传统与现代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刘长林、宋正海、孙关龙、徐道一、袁立等联名发表《自然国学宣言》。
获选理由:因当时国学未兴,人们更不知国学还有自然科学体系,故此宣言对促进国学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回答了科学界的李约瑟难题。
2、2001年10月李伯淳、张岱年、季羡林、郝盛琦等86人联名发表《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获选理由:在当时只倡导振兴、弘扬中华文化的时期,第一次众多专家联名复兴中华文化,并且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世纪,复兴中华文化是东西文化的融化,创建新文化。在宣言中,概括出中华文化表现在人与人、人与心及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特性,现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3、2003年4月26日下午傅景华、李伯淳利用中医预测非典上书中央,指导全国抗非典时间安排。
获选理由:非典突然到来,使全世界科学界、医学界惊慌,人们更不知道非典什么时间会结束。本次预测利用中国古代以地球为中心的浑天说宇宙观为基础的五运六气预测法,准确预测出了非典结束时间,展示了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与无穷价值。
4、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胡锦涛联合国60周年庆典谈“和谐世界”。
获选理由: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代表党中央向中国、世界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指出了中国、世界发展的方向。“和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因此意义重大。
5、2004年中国政府在全世界开始设立孔子学院,在韩国建成第一个孔子学院。
获选理由:从五四运动以来批孔,发展到以政府行为在全世界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说明当今中国政府对中华文化、儒家文化的认识已产生重大转变。
6、2005年吴文俊因数学成果吴方法而获国家科技成果最高奖。
获选理由:吴文俊吸收中国古代刘徽《九章算术》等经典中的算法,创建吴方法,该法为世界数学领域开拓了新的天地。此次获奖使人们广泛知道此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信心。
7、2006年宋正海组织150位高级专家联名,保卫中医等传统文化,要求《科普法》取消“伪科学”一词。12月16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辩论的话题是:反伪科学是否阻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获选理由:本次签名,在社会上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促使科普法取消伪科学,对发展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8、2007年第四届文代会胡锦涛重要讲话:“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复兴。”
获选理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首次阐述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使人们意识到中华文化复兴的价值和意义。
???? 9、2008年11月22月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等第四届中华文化与21世纪新文明囯际研讨会上,郝盛琦、管谦、宋正海、李伯淳等60人签名发表《和谐文化宣言》。
获选理由:要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离不开构建和谐文化。《宣言》明确指出和谐文化的基础和基本任务,为构建和谐文化,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础。
10、2010年7月国际天灾研究会杨智敏、李伯淳组织举办首届全国群测群防地震培训班。海城地震观测站老专家姜成田、王立华传授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土地电”等预测地震方法。
获选理由:本培训班自汶川地震之后,针对地震不可预测论而邀请人类首次成功预测预防地震的临震专家,亲临传授了临震预测的正确率95%方法。本培训班是中国民间首次举办地震预测培训班,学员将培训班中的方法进行实施,临震预测现已取得重大突破,意义重大。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十年多共主持了,近500余场专题系列讲座、研讨会。其中先后主办或参与主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十次,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影响深远。组委会得到国家发改委、中国卫生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组委、地震部门等重要机构和单位的感谢,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发展宣传的民间智囊主要机构之一,数百家新闻媒体报道,使“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及先锋代表。我们愿与海内外真心传播与研究中华文化的任何个人和单位及政府机构以各种方式合作。

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索家坟30号楼1-701  邮编100082
电话:(010)62260594 62266096  联系人:李女士 董先生
网址:http://www.ruyirensheng.com  E-mail:ryrs@sina.com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 

2011年6月16日

      正式公布2001—2010中华文化复兴十周年大事记
按时间排序
本大事记评选是以:影响大、作用大、意义大为标准,并按五级划分等级大小,“★”号越多者等级越高,分别在事件前标明。

2001年
★★1月,冯哲等组织中国儿童经典导读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发起“经典诵读工程”,开始在北京的学校中推广读经活动。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每周一次的“从中华文化看21世纪世界100次系列研讨会暨复兴中华文化报告会”等活动。
★★★★5月18日昆曲等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多家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科学传统与现代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刘长林、宋正海、孙关龙、徐道一、袁立等联名发表《自然国学宣言》。
★7月台湾王才贵在北京师范大学讲经典教育。
★★★★★10月李伯淳、张岱年、季羡林、郝盛琦等86人联名发表《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李伯淳传播“中国式成功学——改变命运学” 。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幸福人生论坛”、“家庭伦理道德系列”活动。
★逄飞成立一耽学堂组织北大、清华、人大等学生读传统经典。
2002年
★★1月马晓彤、郑继兵等人联合举办“中医药发展论坛”,1年后由国家科技部中医药发展战略地位课题组继办。
★王绍璠在北大讲禅修。
★★冯哲等组织成立国子监国学馆,小孩拜师国学家郭齐家等。
★12月7日,从中华文化看21世纪世界系列研讨会第100次专题成功举办。
★★★9月,来自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中国19个地区的2000多名华人,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首届华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友谊赛”。

2003年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主办中华文化新成果报告会,汇集十多位专家成果介绍,全程录像。
★★★3月邓铁涛等指导广州中医治非典。
★★★4月26日上午贾谦、林中鹏等人组织在北京藏医院召开“中医治疗非典研讨会”。
★★★★★4月26日下午傅景华、李伯淳利用中医预测非典上书中央,指导全国抗非典时间安排。
★★★★吴仪中南海同老中医开会,讨论中医药治非典。
★★8月韩国《商道》在中国热卖。
★★★★李伯淳主编《中华文化与21世纪》出版,赠国务院研究室。
★★7月18日,由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全国组委会选定的10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在北京授牌。
★★★★朱玉等报道减肥者服龙胆泻肝丸引起尿毒症,引起中药毒性争论,《药典》中龙胆泻肝丸关木通改为木通。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等主办的“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与条件”报告会上,龙雨辰预测2008年中国出现经济危机。

2004年
★★★3月四川沪州中医生陈建民进入悬空隔绝的玻璃房表演绝食49天。
★★★★创建新文化50次研讨会总结暨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成立,傅景华任院长,李伯淳任执行院长。
★★★★中华民族文化协会主办“2004年中国文化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杨振宁、季羡林、任继愈等70多人联名发《甲申宣言》。杨振宁报告中“易经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观点引起争论。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之三:社会文化现象系列研讨会第十次专题 “杨振宁《易经》观与中华文化研讨会”,会后龙雨辰、商宏宽、徐钦琦等发表《致杨振宁教授公开信》。
★★★商宏宽整理李树菁遗著《周易象数通论——从科学角度的开拓》获莱布尼茨理学奖。
★★国学大师张岱年去世,胡锦涛等政治局九常委出席遗体告别。
★★中国中医药报发表多篇反驳杨振宁易经观点的文章。
★★★光明日报季羡林发表《谈东学西渐与“东化” 》。
★★法国总统希拉克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比较。
★★★★★光明日报发表贾谦、陈永杰联名关于中医重要文章《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把脉中医药事业》。
★★★★释延佛、冯振德、郭振峰等人在登封举办“首届全国十大孝贤评选活动”,现已七届。
★★★★4月23日国际易学联合会在钓鱼台成立,朱伯昆出任会长。
★★★★中医治愈艾兹病受到国家科技部重视。
★★9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文化月”启动仪式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会议”上,张立文正式呼吁把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
★★★★★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年纪念日,曲阜市政府官员及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三千余人在孔庙举行祭祀大典,这是建国以来官方第一次公祭孔子。
★★★曾仕强主讲中国式管理(原大易管理)。
★★★首届中国风水文化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中国政府在全世界开始设立孔子学院,在韩国建成第一个孔子学院。

2005年
★★1月5日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召开“预测天灾比赈灾更重要研讨会”,任振球“三星一线”受关注。
★★★4月23日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博鳌论坛会上谈中国不需要航母,需要文化复兴。
★★★韩国“端午季”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产生巨大反响。
★★★中华文化研究院、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王淑芬等人预测“人患禽流感不会爆发,上书中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教育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组织“中秋节150对真爱夫妻庆典”,拜孔子像惹争议。
★★★★中国中医研究院50周年庆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将中国中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胡锦涛联合国60周年庆典谈“和谐世界”。
★★李伯淳《中华商道》出版。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国际教育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
★★★★汤一介担任《儒藏》主编。
★★★★6月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国家科技部、中医药发展地位课题组等单位联合主办“首届中华文化与21世纪新文明国际研讨会”。至今已举办六届。
★★★★★吴文俊因数学成果吴方法而获国家科技成果最高奖。
★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风水班惹争议,社会广泛关注。
★由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百度国学频道等联合主办的“十大国学大师”评选活动:鲁迅、王国维、梁启超等十人被评为国学大师。
★★★10月张颖清提出的生物全息学理论是不是“伪科学”受社会关注。
★★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院儒教研究中心,龙国龙、陈明等创刊《中国儒教研究通讯》,蒋庆发表《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一文,引起强烈反响。

2006年
★★★★李伯淳整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引起的思考》等,促使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加入更多传统文化内容。
★★★★中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正海等出版《自然国学》。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主讲《论语心得》、易中天主讲《品三国》等。
★★★★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为主题在杭州和普陀山召开,发表《普陀山宣言》。
★★十博士质疑于丹讲《论语》,鞠曦提出反对于丹等的国学垃圾。
★★★★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引发李伯淳策划二月二日龙抬头首届春龙节纪念,徐钦琦“把中文的‘龙’字译成英语dragon是错误的”引发中国图腾弃龙保龙之争。
★★北大、清华等开展企业家国学班引起社会关注。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开坛活动。
★★★★冯理达、林中鹏等组织由世界医学气功协会主办“世界气功养生大会”。
★★★陈一文等建立山风工作室网站,传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新成果。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网站建立。
★7月1日至7日,年届九旬的南怀瑾在太湖大学堂首次开讲,内容是禅修与生命科学。
★★9月27日李敏生等成立曲阜孔子书院。
★★★张功耀欲万人签名呼吁取消中医,何祚庥等人中医不科学言论引发中医是否伪科学之争。
★★★★★宋正海组织150位高级专家联名,保卫中医等传统文化,要求《科普法》取消“伪科学”一词。12月16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辩论的话题是:反伪科学是否阻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方舟子关于刘子华用八卦预测太阳系第十颗行星文章,引起刘子华亲人起诉,10月开庭。

2007年
★★2月周易文化成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20日鞠曦成立长白山书院并开展讲座。
★首届春龙节纪念会上,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龙雨辰提出对“China”的质疑,提议为“中国”正名。
★★★4月18日炎黄二帝塑像在郑州举行落成典礼。
★★★2007年6月27日净空法师创办汤池小镇和谐示范基地。
★★★季羡林辞去国学大师等称号。
★★★★一年公益免费“复兴中华文化研修班”,全程录像保留许多中华文化专家新成果珍贵资料。
★★★★★第四届文代会胡锦涛重要讲话:“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复兴。”
★★★曲黎敏在山东卫视主讲《黄帝内经养生》。
★李零出版《孔子是丧家狗》。
★★★★贾谦等《中医发展战略》出版。
★★8月8日东方科学七君子(毛嘉陵、刘长林、宋正海、姜岩等)发表《东方科学宣言》。
★★★★2007年8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冯其庸出任院长。
★★★2007年10月8日易经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11月《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
★★★★2007年11月张德亮、张爱联利用天地运行规律准确预测汶川地震。
★★★2007年12月30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曲阜拜孔子。

2008年
★★★1月净空法师主讲《和谐拯救危机》,在大陆大量传播。
★★★2008年3月9日针对投资300亿元建造中华文化城,全国政协委员孙淑义《加快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 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大会发言掀起轩然大波。21日108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69位两院院士联合发出了《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倡议书》的院士名单公布,其中一些院士否定签名参与。
★★★3月28日中国道教文化研究会成立,胡孚琛任会长
★★★李伯淳组织“寺庙文化旅游管理研讨会”呼吁管理烧高香现象。2009年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
★★★★5月12日中午南阳吴勇才、吴迪复制张衡地动仪准确监测出汶川地震,13日《南阳日报》进行报道。
★★★5月12日李世暉博客引发关注耿庆国旱震理论等地震预测方法。
★★★★5月23日 中华文化与当今重大天灾预防研究课题组成立。
★★★★清明、中秋、端午节首次成为法定节日。
★★★风水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月22月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等第四届中华文化与21世纪新文明囯际研讨会上,郝盛琦、管谦、宋正海、李伯淳等60人签名发表《和谐文化宣言》。
★★于丹日本讲《论语》,日本首相富田康夫和于丹聊《论语》。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等组织一百多人发表《致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恳求信》,恳求人:李伯淳、翟智高等数十人。
★★★张鑫导演的《东极拯救》电影成为文化部年度外宣片在中国住外200个使馆领事馆播放,展现中华文化大爱无疆的精神。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研究员王建军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地震专家做“科学观转型和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报告。
★★★★张艺谋导演的29届奥运会开幕式展示龙、汉字、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
★★★陈大惠等组织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传播《弟子规》等。
★★★★李伯淳提出浑天仪是预测地震等重大天灾的工具,应重新认识中国以地球为中心的“浑天说”理论。“浑天说” 等理论是复兴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基础。
★★★2008年12月15日,在实现两岸“大三通”这一天,“‘天下为公’两岸行”代表团,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将中华文化的“同一首歌”——陈汉东创作《中华文化之歌》赠给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

2009年
★文怀沙遭质疑年龄真实性、国学大师称号。
★★中央电视台直播祭黄帝、祭孔子。
★★★7月11日季羡林、任继愈大师去世,后继无人引起全社会关注中国没有国学大师。
★★★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三字经》、《弟子规》。
★★★★8月5日中国秦文研究会及曲阜孔子学院等单位,联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隆重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新中国古汉字学及汉书科技文化成就学术研讨会”。
★★★★8月25日李敏生等30多位文字学家对《通用汉字规范表》科学性表示质疑,并呼吁叫停。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以“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在无锡、台湾举办。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囯际天灾研究会等联合举办,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十周年纪念暨首届群测群防地震经验交流会、首届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800期纪念。

2010年
★★★★4月媒体报道十专家就预测地震上书,呼吁成立“国务院地震工作指导组”。香港商报整版报道。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地震方法的重要性。
★★★★天地生人讲座20周年纪念,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被授予“学界北斗”称号。
★★★★★国际天灾研究会杨智敏、李伯淳组织举办首届全国群测群防地震培训班。海城地震观测站老专家姜成田、王立华传授“土地电”等预测地震方法。
★★★7月27日曲阜孔庙附近将建造一高达四十余米、容众三千余人的耶教大教堂奠基,随后引发儒家学者、社团、网站深感震惊和忧虑,特郑重呼吁有关各方尊重中华文化圣地,立即停建该教教堂。
★★张悟本绿豆食疗事件。
★★李一道长养生演示作假风波,社会关注“神功”骗钱属欺诈。
★★★中华文化复兴十周年文集《大善行动》赠全国图书馆。
★★祝总禳创编312经络炼法推广工程20周年。
★★★登封“天地之中”周公测影台等建筑群申遗成功。
★★北大禅学社社长柳智宇出家,成社会关注焦点。
★★电影《孔子》上映。
★首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举办。
★★★上海世博会中囯馆传播中华文化。
★★★6月在无锡举办的“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上,徐道一著《周易科学观》、《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获著作金奖。
★★★市规划委10月1日发布公告,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将新建中国国学中心又名“国学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
★★人民出版社出版楚渔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并组织召开研讨会,参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引发激烈争议。
★★★张衡地动仪监测地震,受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方舟子等人文章的质疑。
★★★10月28日,西安成立政府批准的大学外的独立国学院—长安国学院。
★★★12月28日江苏泰州中国传统风水博物馆开馆。
★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刘逢军大道堂大道八宝食品治病”。
★★12月29日山东教育厅通知禁止中小学全文读《三字经》等古代经典。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十年多共主持了近500余场专题系列讲座、研讨会。其中先后主办或参与主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十次,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影响深远。组委会得到国家发改委、中国卫生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组委、地震部门等重要机构和单位的感谢,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发展宣传的民间智囊主要机构之一,数百家新闻媒体报道,使“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及先锋代表。我们愿与海内外真心传播与研究中华文化的任何个人和单位及政府机构以各种方式合作。

 

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索家坟30号楼1-701 邮编100082
电话:(010)62260594  62266096  联系人:李女士 董先生
网址:http://www.ruyirensheng.com  E-mail:ryrs@sina.com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 

                         2011年6月16日

 建议“春龙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古时认为龙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中国人对龙怀有崇敬的感情 , 二月初二就是由于对龙的崇敬而形成的一个节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春龙节同中秋节、春节、清明节一样是我国重要民俗节日之一。随着近年我国民俗文化兴起,人们今天对中秋节、春节略有所知,各地还举办一些活动庆贺。然而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中国特有天人合一观的春龙节仍然被人遗忘。因此更需要通过一种有效方式来保护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为无数亿人生存和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春龙节。所以,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和组织将“春龙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更好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上独特节日。以下将简要说明春龙节相关内容。
           一、春龙节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标志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阳气上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云兴雨作,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差不多是在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从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时候。为了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误农时,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过去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幅画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可见,春龙节在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其实,所谓“龙抬头”还指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 , 这一天 , 还有一个驱除毒虫的活动。这天清晨 , 家里的老年人要有一人早起 , 手执小棍 , 挨房敲打炕沿 , 嘴里念叨着:“二月二 , 敲炕沿 ,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 , 龙抬头 ,蝎子蜈蚣不露头”。也有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认为这样一来,蝎子、蜈蚣等害虫就不能复苏了。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一天,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以求吉利。
             二、春龙节具有特殊的天文现象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不过,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然而对于“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特殊现象。
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我国当时天文学就认识到,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28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7个宿。对这28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三、春龙节有广泛丰富的民间习俗
传说之一: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这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传说之二: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这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正义、善良、宽容的美德。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爆玉米花喻意“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 , 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可见中华传统美食的合理性。
               四、春龙节有悠久的历史
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左传》最早记载,其中有:“龙现而雩”,是说惊蛰以后龙就要出现了,这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战国时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也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
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春分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是龙抬头。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有人将二月二又叫中和节,中和节起源于唐朝。据《旧唐书?德宗纪》等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五年“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这一天,官员休假一天,民间则以青布口袋盛百谷果实,互相赠送,号称“献生子”。当时的京城长安还以江米制成糕,叫“太阳糕”,用来祭祀太阳。中和节祭日的做法一直延续至明清。因中和节与春龙节时间相近,内含相似,后世有人便把二者合为一起。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
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五、应广泛开展春龙节纪念活动
近年来中国受西方文化冲击很大,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渐渐淡忘,甚至摒弃。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至今普遍认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每个中国人就是一条龙。“角似鹿、头似马、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集九种动物为一体的龙充分体现了和谐的核心理念,成为追求和谐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春龙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然而龙文化的丰富内涵今人了解太少,因此应该通过一些活动来传播龙文化。
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复兴中华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是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我国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从这七个重要节日看,缺少了一个每个中国人给自己增强自信自立等方面修养的节日,这就是春龙节。 春龙节的丰富文化内涵:如“小龙与勇士较量”传说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再如“金豆开花龙王上天”传说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正义、善良、宽容的美德。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春龙节正好具有自信、自立、自强、勤劳、勇敢、正义、善良、宽容等中华传统美德内函,当前许多中国人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美德,因此我们急需广泛开展二月二春龙节纪念活动,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当然,今天开展二月二春龙节纪念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将古老习俗进行变革使之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我们深信:龙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利构建和谐世界。

丁亥年2月28(公历2007年3月17日)

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之一    

“从中华文化看21世纪世界”系列研讨会

 

      研讨会从2000812日至2002年12月7日(每周六上午900-1130),共免费举办了100期。到会的人员有教授、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新闻工作者、军人、作家、画家、书法家、养生家、老师、大学生、普通老百姓,共接待人数6500多人。从第十期开始每期评选出一位“最佳发言人”,累计五次评为“最佳发言人”者将获得“五行奖”, 累计十次评为“最佳发言人”者,将获得“太极奖”。

     北京财经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文尔邻第一个获得了“五行奖”,随后徐钦琦教授、耿乃光教授、管谦、邸振兴、纪由老师获得了“五行奖”。                                                                          

  已研讨专题:1、中华文化复兴活动的价值;2、中国式成功学;3、传统文化与当今素质教育;4、中西医的异同;5、《周易》到底是本什么书;6、传统养生与现代人;7、传统环境观与现代人健康;8、人的命运是否能改变;9、姓名与命运;10、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人养生;11、失败学;12、肿瘤中、西医治疗对比;13、糖尿病中、西医治疗对比;14、《周易》占卜能不能信;15、佛学与现代人 ;16、古代子午流注与现代时间医学;17、算命灵不灵;18、《道德经》在现代社会的作用;19、阴阳学说与现代人;20、《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21、传统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22、传统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23、挖掘传统中医在现代社会的价值;24、从传统修炼揭示修炼“法轮功”痴迷的本质;25、三国智慧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应用;26、八卦在当今社会有无价值;27、五行在当今社会有无价值;28、经络的实质是什么 ?29、 《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0、金字塔的效应对“天人合一”的启示;31、中华龙的寻源和龙的精神力量 ;32、 肠胃病的中西医治疗对比;33、迷信中的科学和科学中的现代迷信;34、传统文化与当今人生理念 ;35、 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复兴” ;36、《中华文化复兴宣言》研讨;37、“仁者爱人”纵横谈之一;38、《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商战 ;39、从“天人合一”看克隆人 ;4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41、新世纪美好人生;42、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异同;43、修身有哪些方法?44、 修身在当今及未来的意义和价值 ;45、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今婚姻、家庭中的作用;46、中国传统自然疗法 ;47、“君子不器”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 ;48、全息学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论;49、市场经济中为什么更需要“儒商”;50、中庸之道的实质;51、“《黄帝内经》在21世纪的价值”之一;52、从中华文化看民族冲突 ;53、“《黄帝内经》在21世纪的价值”之二 ;54、“马华现象”说明了什么?55、怎样看待“儿童读经典”? 56、 如何认识中华文化中的“气”?57、快速学习中华文化——精华百篇; 58、《道德经》第八章中:“ 上善如水”;  59、“阴阳历”在21世纪中的价值 ;60、 汉字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 61、以中国人的思维分析美国“9.11”事件前后;62、 展望新世纪里的中华民族音乐 ;63、中国戏剧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64、中华文化学者分析国际国内形势;65、中华古诗词在未来社会的状况。66、分析民族舞蹈该如何发展;67、在21世纪初重新审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68、中国古代相术及相诊在21世纪有无价值。69、太极拳及中华武术对21世纪奥运会有何影响;70、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71、中华圣贤如何看待心性;72、中华圣贤如何看待天性?73、 中华圣贤如何看待自我?74、中华圣贤如何看待功名?75、中华圣贤如何看待家庭?76、中华圣贤如何看待国家与天下?77、谈谈“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思想”;78、“走进时光隧道,发现民族英雄” ——纪念熊式一诞辰一百周年;79、“几”哲学思维的意义;80、“知、行说”之古往今来观;81、且读东方神秘文化之神秘点;82、中国古代帝王文化;8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医学在现代迟滞的原因与变革方向;84、古代先哲"义利观"与现代市场经济繁荣 ;85、为什么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极力推崇《论语》?86、中国古代农学在当今绿色食品产业中的价值;87、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脑科学中的价值;88、中国古代数学在新世纪发展状况;89、中华智慧管理能否超越西方MBA?90、古代建筑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如何发展?91、中国饮食与健康;92、中国民俗之一:中国结;93、谈谈中国人饮酒;94、北京吉康缘企业文化给人们的思考;95、中国茶道与茶文化;96、墨家、杂家及古代百工;97、中国古代选人才观及方法在现实中的作用;98、回顾近代文化发展,振奋民族精神;  9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之一 ——既济思想看历史 ;10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之二  ——未济思想说未来 。

返回

 
 

  版权所有:(C)2003 北京如意人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索家坟30号1-701
邮    编:100088
联系电话:010-62266096 13301032085
       电子邮件:ryrs@sina.com
电子信箱